(一)棕榈树采集良种
1.母树的选择 选好采种母树是很重要的工作。一般应选择十五至二十年生,棕片质量好,生长旺盛,树于粗壮,叶色翠绿,无病虫害的棕树作为采种母树。
2.种子的采集 “霜降”前后,果实由绿色变为次褐色或黑褐色,微被白粉,即已成熟,应及时用镰刀或柴刀割下果穗,摘取种子。采收过迟会遭到鸟类危害,采收过早种子未成熟,长不出好苗。
3.种子的处理和橇藏 棕榈果实为核果,外果皮薄,中果皮肉质,内果皮坚硬并包有一层蜡质。播种用的种子,实际上是去掉外、中果皮的果核。果实出籽率达60—85%,种子发芽率为60—80%,每斤约有1000—1500粒种子。
采回的种子如不立即播种,应抓紧做好处理和贮藏。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:
(1)室内沙藏:把来回的核果,用清水或草木灰水液浸泡几天,搓去果皮,洗净种子,捞出阴干与湿沙混合堆藏。
(2)干裁:把去掉果皮的种子,很好地阴晾干后,象贮藏谷物一样地装入布袋、木桶、竹箩等容器,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贮藏。
(3)露天窖藏;有些地方的群众采用“露天窖藏”的办法也很好。此法即选择高燥地方挖坑贮藏种子。通常坑挖成长宽各50—70厘米,坑深60—80厘米,先在坑底和四壁垫上稻草,倒进种子,盖一层簿草后覆土,覆土要高出地面成馒头形,覆土后再盖一层草,然后在坑四周开好排水沟,防止雨水淋入,致使种子发霉变质。
(二)培育壮苗
I.苗田地的选择和处理 棕榈幼苗耐阴,苗圃地最好选在稍有荫蔽、排水良好、深厚肥沃沙壤土或壤土的地方。沙土或重粘土均不适宜作苗圃地。头年秋冬,应将选好的苗圃地翻一温,使其日晒冷冻,风化土壤,促进有机物质分解,提高土壤肥力。在土缨瘠薄的苗圃地,结合耕田施入足量的有机肥料(塘泥、枯饼、厩肥),作为基肥。一般每亩施推肥4000—6000斤,或腐熟的油饼100—150斤;也可施腐熟厩肥3000—5000斤翻入土中作基肥。并结合整地每亩撤入6%可湿性六六六粉3—4斤,进行土壤消毒。在播种前还要精拼细耙,耕匀耙平,准备做苗床。
苗床宽1—1.3米,高15—20厘米,步道宽30—40厘米。床面要平整或做成龟背形,以利排水。
有些地方的群众,利用荒山垦成等高梯式苗圃地和在茶园、油茶幼林内的行间空地进行播种育苗,亦可培育出很好的苗木。
2.于藏种子的俺芽处理 因种子外壳坚硬,难以吸水膨胀,必须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催芽处理,否则种子播下去,发芽迟缓,出土不齐。催芽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:
(1)热烫冷浸:首先用摄氏90度的热水浸种15分钟左右,然后用摄氏40度温水浸种1小时,再加上冷水浸泡3—4昼夜,取出稍晾干即可播种,约经20天左右即可发芽
(2)草木灰水浸种;用草木次水(去掉渣)浸泡5一6天,捞出稍晾干即可播种,播后约经1个月即可发芽出土。
a.播种方法 通常采用撒播和条播两种,以条播为好。一般播幅10厘米;条距15厘米。播种时间,宜随采随播或到第二年春播。种子播下后覆土1.5厘米,再盖上一层草, 待苗出土后方可揭除。每亩播种量60—80斤(撤播每亩100斤左右)。每亩可产三年生苗达4万余株。
4.中耕除草 经验证明,对杂草必须坚持“除早、除小、除了”的原则,做到“苗床杂草光,沟里杂草光”的全面除草办法。苗缝里的杂草要用手拔,靠近苗根处要浅松土壤,以免损伤苗木。中耕除草工作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。
5.间苗和移撞 棕构幼苗生长缓慢,一年生苗只有2片原始叶,需留床或经移植培育。通常在结合中耕除草和施肥管理时对过密的、生长弱的硫拔一些,以保持适当的苗距。这样留床二至三年后,幼苗形成掌状叶片,根颈处有稀少的棕丝围绕,即可出圃栽植。为加快生长,培育大苗,必须进行换床移植。此项工作一般在留床二年后进行。移植距离,视培育年限而定,培育四年生的苗距为20—30厘米;培育五至六年生的苗距为30—40厘米。移植时间在早春进行,过迟气温高、成活率低。移植后要浇定根水,使苗木与土壤紧密结合。以后勤加管理,待幼苗高达40厘米左右,即可出圃供应造林绿化。
6.追施肥科 为了加快幼苗生长,早日出圃造林,除在播种前施足基肥外,并在生长季节及时迟施速效性肥料,如尿素、硫酸铵、腐熟人粪尿等,先稀后浓,少量多次,各种肥料交替使用。一般每亩施肥量:尿素每次2—3斤(每百斤水加1—2两);硫酸铵每次5—8斤(每百斤水加2—3两);腐熟人粪尿每次200斤(每百斤水加2—3瓢)。液体化肥施后要用清水洗苗,以免烧苗。施肥时间以早晚为宜。一
般每年迫施速效肥料三至五次,以促进苗木生长。